特色办学 特色就业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在北京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科院”)报告厅这样说:北科院已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民办普通高校之一,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要继续坚持不懈、追求卓越。对此,北科人深深感到,一所大学要追求卓越,不仅仅要有大楼、大师,还要有大面积的就业率、大幅度的优质就业率和大可称道的就业教育水平。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面对当今职场竞争激烈的行情,此尤为重要。
早在三四年前,每当入夏,特别是高考结束后,每天都有家长和学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北科院参观、考察、访问,双休日更是来“客”的高峰。家长每每这样说:今天,在我们的心里,没有比孩子能选一所合适的学校更让人高兴的了;几年以后,那就是没有能比孩子找一个合适的岗位更让人感到欣慰了。这些朴实的真情话,给北科院党委书记周继庭、执行校长周孟奎的心里打造了一块“磁石”,这“磁石”的正面刻着“办好学”三个字,反面刻着“就好业”三个字。他们要带领北科领导班子团队以此六个字来吸引学子、让家长们满意。
2008年4月,北科院就业办公室主任周颂老师在北科院为在京企业举办的面向北科学子的大型人才招聘会上透露一个信息:截至4月中旬,北科毕业生已定就业意向者占61%,顶岗实习者占52%,签订劳务合同者占44%;到7月底跟踪统计,这个比例分别达到76%、69%、64%;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由执行校长再商就业处,发挥现代科技“鞭长可及”的功能,学校与家长、学生三管齐下,四处挂钩,五路寻觅,六亲发动,为每一名未就业的毕业生设定就业方向,论证就业可能,落实就业岗位。终于在年底的统计资料上实现了2008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为92.3%,其中在京就业、创业的达到62.6%。
在2008年年终的学校表彰总结大会上,旅游学院的老院长十分动情地说,在世界金融危机肆意蔓延、就业形势走向低迷的时候,能有如此之得,深感“风景这边独好”。然而,12年来,一直以“忧劳兴校”立铭的党委书记周继庭却说,我们不能以小得为大得,不能以小好为大好。我们还要在“学专业,促就业”的道路上作科学的、辛勤的探索,把“进口旺、出口畅”常态化、特色化。
那么,北科人是如何做到“学专业,为就业”的呢?还是让他们用一系列的行动来回答了这一命题吧。
坚持学习为了就业的理念
树立为就业而学习的信心
人的理念,是一种理想的观念。也就是如今常说的“梦”。北科院大学生们的“梦”是什么呢?起初,他们大多说不清楚,不过他们承认在认知和修品方面曾让老师烦心、家长担心,但不承认自己愿意沉沦。他们说:“我想到北京来上学,就是一种爱美之心、要强之念。”而北科院的教育管理者们所要听的就是这些话。面对这些既想听话又会走神的思想活跃的孩子们,在对其管理引导方面,北科院已一步一步走向理性和成熟。学生家长们反映,他们的孩子入学听了三场报告后,行为气质、精神面貌大大改观了。这三场报告第一场题目是“抹阴影,树信心,挥手进北京”。这里的“阴影”是借用学子们“黑色六月”一说演变来的;第二场题目是“立志向,树恒心,当好大学生”;第三场题目是“为家国,为自己,就业习本领”。第三场报告是重量级课程,说的全是大实话,又都是心与心的呼唤。如:“孩子们,你们到北京来求学,将来想不想找个合适的职业呀?想不想娶个好媳妇成个家呀?想不想将来把父母接出来享享福呀?”就这几句触及人性人情和人的灵魂的大实话,又出自一位年届六十、头发花白、曾经是北京的一位司局级老干部之口,真让顽石能点头、浪子能回头。一种心灵的震撼油然而生,再伴随着中央2004年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宣讲,一个北科特色的“学专业,为就业”的理念就在每年的新生头脑中生了根。这个理念包括三点:(一)北科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目标是毕业、就业、创业;(二)中级目标是成为各行各业合格的劳动者(蓝领);(三)高级一点的目标是成为CEO、高管和国家社会乃至海内外的精英。学子们一句常见的口头禅是:不能就业的学习是失败的学习,不想当元帅的士兵是没出息的士兵。谁都知道,读书为了就业,这是硬道理。
建设特色就业文化
打造职场进取精神
北科院校长办公会、党委会通过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决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具有本学校特色的就业思想教育体系。实行“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统筹兼顾,使以就业为主题的系列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互补、融为一体;选择好切入点,确定好立足点,落实好收效点;以就业教育的常态化、模式化来打造北科特色的就业文化:一是职业理想。要求学生以“抬头着眼社会发展,低首掂量自身存储”为原则,既不自卑无为,又不好高骛远。要求在校就养成积极上进、渴求知识、勇于实践、追求理想以及与人和谐共处的良好职业心态。二是职业道德。除了诚信善良、忠实积极、公正平和、热情朴实外,还要把学好本领、孝敬父母、报效国家作为重要的精神杠杆。三是职业意识。鼓励重在进取,善于因势促“变”,促进由弱变强、由懒变勤、由怠忽变智勇。为将来爱岗敬业奠定思想基础。四是职业能力。在打造健全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技能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学习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与人交流沟通协作能力等等。
北科就业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来不得半点矫情和虚伪。缔建就业文化的实践让北科人懂得必须掌握“四忌”,做到“四明”。一忌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泛泛号召、简单说教、不着边际、缺乏针对性。明白必须联系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人专业能力、心理特征、就业期望和自身就业规划来进行个性设计与点化引领。二忌就业教育空喊口号、空唱高调。明白必须克服青年人常有的浮躁心理,扎扎实实地把学生领进一个抬起腿就能跨进的就业门槛。三忌突击一时、一曝十寒、热衷于请“高手”作所谓职业生涯规划的作法。明白就业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形成教育,不能靠集装箱式批发,不能凭倾盆大雨式浇灌,不能用隔靴搔痒方法止痒,必须理性地实施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四忌宣传政策少、传递信息慢的不作为。要明白用“政策掌握群众”的道理,把党和国家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当事人,发挥宣传灌输的教化作用,从而有效控制就业问题上的心理失衡状态。
在正确的就业指导思想引导下,北科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职场进取精神。学校要求新生开学的第一周就“预热”,第一个月就切入系统就业教育,第一个学期就形成心理概念,第一学年就初见成效。
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兼任全班的人生职业规划的辅导员;由老党员、中层以上干部兼任的班级顾问担任全程咨询的“智囊”;由青年教师兼任的班级助理成为调控就业思想行为的“知音”。他们从新生进校不久,就要求大家在立足学校现实环境的基础上去设想毕业那一天的情景,去虚拟毕业后上岗那一天的情景,把“学专业,为就业”的味搞得浓浓的,不断增强学习为就业的紧迫感、责任感。他们还从大学全程的学习中注意切入就业思想元素。如把就业与培养个人打理生活的能力结合起来。每每提出这样的发问:教室不扫,何能打扫车间?现在对学专业不感兴趣,将来焉能对工作岗位感兴趣?他们明白地告诉学生,读高职就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就是为了找个能挣钱的职业,找个难失业的职业。他们又从心理上切入就业思想教育,要求学生牢牢把握高中到高职转换的“断奶期”,把曾经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一置换掉,静下心来考虑自己的生存、生活、发展的核心利益问题,把“敢问路在何方”的豪情与“路就在脚下”的实情结合起来,以求得在就业这个兴奋点上不断强化刺激的效果。
于是,大学生们在校组织了各种面向职场、面向未来、面向就业的社团组织,他们在校团委的支持带动下,坚持以职业兴趣为出发点,把兴趣与技能挂钩,把书本知识与专业技能对号,把培养一技之长与无目的贪玩切割,开展职场进取的假想演习活动。如在大一时就要求每人都开讲“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大三上学期就进行一次“人人过关”的“职业意识、职业方向”评估活动。把对职场应具有的进取精神设定为一级指标,要求对照落实。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过去有人卖馄饨还卖出个“馄饨侯”,我就是卖水饺也要干出点名堂来。
由此,北科院的领导者们这样去为他们作评估总结:北科毕业生就应这样,既要有宏图大志的理想力量,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草根力量”。要想想,小草就是这样拱出地面的。大会上,周继庭书记即兴吟了两句诗:“石罅能有劲草出,倒挂山茶朵朵鲜”。他们就是这样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去培养学生的职场进取信心和搏击精神的。
“双师”战略传技授业
校内校外实习实训
日前,学校教务处翟连玉教授向教育主管部门签报的一张报表载明,北科院“双师型”教师比例已占专业课师资的71%,他们有的还可称为“多师”型。多在哪里?多在能力上。因为他们不仅有某一技能专长,还兼有其他技能在身,上课时,点亮东方又能捅亮西方,使同学们大开眼界。这种面对面的启发是挡不住的诱惑,已吸引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跨班听课,兼学别样,发展多维能力。如旅游学院要求把“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成金牌创业团队,每年开展一次专业课观摩大赛,引导每节专业课不仅要讲专业知识,而且要用生动的DV课件,把学生引入就业境界,令同学们心向往、意驱驰。取得这一效果就在于教师教学上的引擎和助推。
时下,在沙河、八达岭两校区开设的实验实训室达到176个,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验室就有9个,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训室有5个,外语综合实训基地有9个,其中全真语境模拟实训室就有4个,再如物流实训基地有5个,网络机房有20个,还有国防信息化研发中心,国家重点项目研发中心各一个。这些都是学校近4年花1.3亿元打造的。这些校内实验实训室,连同校外125个实习实训基地,就像千根金线连着大学生就业这根“定心神针”,把千万大学生的就业心思锁定。
这些实验实训室成了顶级奖牌的孵化器。艺术学院黄子超同学的包装装饰创意作品被评为世界青年创意大赛三等奖;外语学院郎玉萍等同学参加英语口语大赛分获北京赛区一等奖和三等奖;泰坦时空信息技术学院师生组合参加教育部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获二等奖;生命科学学院的校内实训室与校外90多亩的自有的实验基地连成产学研一体化机构。目前在“无土无公害栽培”、“日光温室嫁接”以及“新品种克隆技术”方面推广了近十个项目,为学生走出校门从事现代农业建设准备了职业技能条件。
2009年来,按照学校“质量、特色、同心多元卓越发展”的“三·三”方略要求,雄厚的资金流正向产学一体化和“一院一品”的方向流动。目前,校内实训还是在一种模拟岗位上操作,那么,再有一年,一部分校内实训室将改造成来料加工或定向服务的车间。届时,实习实训就诚如北科院顾问、原北京教科院院长季明明所言:那就是真刀实枪的就业实战型岗位。
校外的实习实训是辛苦的,但也给同学们带来兴趣和挑战。他们在“双师”型老师带领下,一袋书,一肩行李,去一企业,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回来之后,大家交流的是新鲜、劳累、更多的是收获。因为他们明白:有了实习这碗“酒”垫底,将来才能在求职应聘时“温酒斩华雄”。这方面,王佩珠老师是集体实习单的保管人,每年都有400张之多,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天都有校车接送实习的学生往来于校企之间。
以散在的个体或小团体形式的周日假日的校外实训更是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小故事。据粗略统计,北科院学生坚持双休日打工的占40%左右。一位2006届毕业的女孩,在班上是班长、又是党员,由于她十分热爱这所学校,于是就提出留校的申请,可当在学校入选的机会错过后,她毫不气馁,转而奔向职场,想不到屡试屡中,给了她阔硕的选择空间,仅半年多,她已当上了一家外资企业的办公室主任。对此,她深有体会地说,就是缘于读书三年有上百个双休日在打“临工”。
党课引领立德有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